郑州珍珠棉加工厂:以清洁行动践行为本,用细节优化生产环境

2025年5月23日,荥阳利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(郑州珍珠棉加工厂)组织开展了“清洁生产周”专项行动。企业围绕厂区环境优化、物料管理升级及社区协作三大方向,通过系统性清洁与资源再生实践,为生产流程的可持续性夯实基础。


一、厂区环境优化:从“表面清洁”到“流程再造”

郑州珍珠棉加工厂本周完成三大区域深度清洁,覆盖生产车间、仓储区及物流通道:

  1. 设备表面维护:对发泡机组、数控裁切机等设备进行除尘与润滑,减少因积尘导致的设备故障率,关键设备停机检修频次下降22%;

  2. 物料通道整顿:重新规划珍珠棉卷材运输动线,清理通道两侧冗余物料堆放,叉车通行效率提升35%;

  3. 地面清洁升级:在EVA发泡车间试点防滑地胶铺设,同步安装静电消除装置,减少材料吸附导致的损耗。

“清洁不是目的,而是发现问题的过程。”生产主管表示,通过清理排水沟淤积物,企业发现并修复两处地下管道渗漏点,避免原料污染风险。


二、环保实践:废料再生与资源循环

企业将清洁行动与环保工艺结合,探索废弃物价值转化:

  1. 珍珠棉废料再生:回收本周生产余料1.8吨,加工成建筑用保温板芯材,赠予荥阳产业园区企业,替代传统聚苯乙烯材料;

  2. 边角料创意利用:将异形切割废料加工成厂区绿化用防震花盆,首批制作200个,用于厂区绿植养护;

  3. 清洁耗材减量:测试可降解清洁布替代传统塑料手套,单日减少塑料垃圾产生量15kg。

“环保需要融入日常。”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,企业正测试珍珠棉地膜在厂区绿植区的应用效果,计划2026年扩大试点范围。


5.jpg

三、社区协作:清洁行动延伸社会价值

郑州珍珠棉加工厂将厂区清洁经验与社区需求对接:

  • 技能公益培训:为周边商户提供“包装材料安全堆放”指导,覆盖32家小型企业,减少因堆放不当引发的安全隐患;

  • 共享清洁工具:向社区开放企业闲置的吸尘设备与消毒物资,支持居民开展家庭环境清洁;

  • 旧物置换活动:回收居民废弃家电包装珍珠棉,经消毒后作为厂区临时防护材料复用,累计回收3.5吨。

“清洁是双向的。”社区服务负责人表示,企业通过该行动收集到17条包装改进建议,其中3项已纳入日常管理流程。


四、长效机制:从单次活动到持续改善

郑州珍珠棉加工厂通过三项机制确保清洁成效延续:

  1. 责任分区制度:将厂区划分为12个清洁责任区,由各部门认领并公示维护标准;

  2. 月度清洁评估:设立环境整洁度评分体系,考核结果与部门绩效挂钩;

  3. 员工建议通道:开通“清洁金点子”线上平台,本周收集有效建议29条,其中5项已落地实施。

“我们希望清洁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。”企业负责人强调,通过建立长效机制,郑州珍珠棉加工厂将持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,为生产与社区创造共享价值。


结语
荥阳利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(郑州珍珠棉加工厂)通过此次清洁行动,将环境管理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优化。从设备维护到资源再生,从厂区整洁到社区共建,企业用务实行动证明: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,既需要技术革新,更离不开对每一处细节的持续深耕。未来,郑州珍珠棉加工厂将继续探索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,让清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。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留言
  • 位置